中国科学家在山东省发现了一组异常小的恐龙化石,据推测,该恐龙体长不到20厘米,约为现代麻雀大小。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学术界,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恐龙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该小型恐龙化石被命名为“小恐龙”,其外形类似鸟类,但没有翅膀。据研究人员介绍,“小恐龙”生活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头骨上的牙齿和颈背部的骨骼结构表明,它的主要食物应该是蚂蚁和其他昆虫。
此外,“小恐龙”的化石还揭示了恐龙的进化过程。以往关于恐龙的认知总是停留在宏大的奇特形态,而这次的发现为恐龙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学者表示,这也表明恐龙在多样性上更具有想象力,人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探究恐龙的真正面貌、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