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毋滥是从《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引申出来的一句名言。它的含义是要求自己不贪心不张扬,而是处之泰然,宁愿缺少而不要充塞。它是一种凡事不求全,不追求完美的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和一种处变不惊的智慧。
传统的宁缺毋滥的典故是讲述了一位买家和卖家的故事。买家想要一个很大很完美的花瓶,卖家认为自己可以用一个次品花瓶来替代完美的花瓶,但买家还是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卖家又找来几个更次的花瓶,买家最后看着这些花瓶放弃了,于是卖家拿出他原本就有的完美的花瓶卖给了买家,很明显这是一种宁缺毋滥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十分追求完美,总认为只有完美的才是最好的,但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万无一失的完美。所以如果人们有缺点的一面,会改善和化解得更快一些,痛苦和烦恼会比较少一些。宁缺毋滥的实践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会宁缺毋滥需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要学会抛掉懒惰、贪婪的思想,就能摆脱不必要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