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经常出现“锦上添花”的表述。那么,什么是“锦上添花”呢?
“锦上添花”起源于古代的宫廷文化。皇家家庭重视珠宝、首饰和面料的华丽程度,华贵的衣裳上常常绣着美丽的花朵和图案,装饰的尽善尽美。如果再在这样的衣服上再加上一朵美丽的鲜花,就会变得更加华丽、更加吸引人了。 取出于《舜典》,原文是“在桂林之山水,精意之所尽,时有桂花,宜其锦绣也”,是说你给已经十分锦绣的东西在锦上添花。
后来,“锦上添花”逐渐被引申为各种不同场合的用语。我们通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件本已经很好的事情,却因为意外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美好。比如一个家庭已经很幸福了,如果再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就是锦上添花了;一道菜肴本来味道就很好,再加上一些新鲜的配料,就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不仅如此,我们还用“锦上添花”来形容人物和事物。一位演员已经表演得很到位了,再加上一些新的表演技巧,就会让人印象更深刻;一篇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再进行适度的润色,就会让人更喜欢阅读。
“锦上添花”这种表述方式,常常被用来形容精益求精的人们,或者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我们可以借助“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和他人一直努力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