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NBA选秀大会,是众多篮球迷铭记的一次盛会。在当时,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米高·乔丹引起了很多球队的关注,他的天赋和才华都无法被忽视。但是,在此次选秀大会上,他却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成为榜首,乃至前三的选手。
第一位被选择的选手是猛龙队选中的贾维尔·莫内,第二位是开拓者队选中的萨姆·博伊尔,而迈克尔·乔丹,则在第三轮第一位被选中,进入了芝加哥公牛队。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回顾那个年代,首先要明确的是选秀前的准备工作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在当时,大多数球队只是通过一些基础的统计学指标,以及观看球员在大学及其他低级别比赛中的表现来确定选秀顺序。而乔丹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期间创造了众多神话,他不仅在攻防两端都表现出色,还获得了NCAA(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年度最佳球员殊荣。
此外,乔丹在著名的蓝白赛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一次比赛中,他打破了原先由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头号球星詹姆斯·沃茨保持的单场得分纪录,同时还有6个篮板球、4次抢断、1次封盖的惊人表现。
但是,当时的专家普遍认为,乔丹因为身高不够,臂展短,并且运球不稳定,无法适应NBA的赛制和节奏,因此排在前三似乎并不明智。尽管一些偏执的球探有意参考了一个吉普赛人的预言,但更多的NBA球探和教练选择了相信一些传统的评估标准,加之乔丹在选秀前并没有留下非常亮眼的统计数据,他最终被放在了第三位。
然而,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我们都知道了乔丹成为了一位不朽的传奇。芝加哥公牛队因为有了乔丹而大放异彩,在乔丹的带领下夺得了6个冠军,乔丹更是5次夺得常规赛MVP,6次获得总决赛MVP。乔丹的成就无需赘言,他已经成为了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也许乔丹选择在第三位被选中,只是一个巧合。但是,在这背后,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乔丹的身高和数据并不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选秀标准,而更多的是因为传统思维的束缚。不过,历史证明了乔丹的价值,也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了评判标准的局限性。